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9-26 浏览: 次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内,金属剑刃碰撞的清脆声响再度回荡,十余名6至12岁的孩子身着白色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移动、交锋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注视着训练场景,脸上浮现欣慰的笑容。
“经过漫长等待,孩子们终于能再次持起剑,享受击剑运动的纯粹快乐。”王钰说道,“看到他们重返剑道时眼中的光芒,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。”
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北京市青少年击剑活动近期逐步恢复,王钰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,亲历了击剑运动从暂停到复苏的全过程。
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。”王钰表示,“它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、决策力和应变能力,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。”
在俱乐部内,10岁的李梓萌刚刚结束一场练习赛,尽管满头大汗,她的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容。“我太想念这里了!”她气喘吁吁地说,“在网上上课很好,但真正站在剑道上与对手面对面交锋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。”
为确保孩子们安全重返剑道,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了一系列防护措施,王钰介绍:“我们要求各俱乐部严格控制训练人数,实行分时段训练,保持安全距离,同时加强场地通风和器械消毒,确保孩子们能在安全环境中享受击剑乐趣。”
协会还推出了“重返剑道”计划,通过小班教学、个性化指导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,帮助孩子们重新适应击剑训练。
“长时间中断训练后,孩子们需要时间恢复体能和技术。”王钰解释说,“我们不强求立即回到之前的水平,而是注重重建他们对击剑的兴趣和热爱。”
12岁的张浩然在中断训练四个月后,最近刚刚回到俱乐部。“一开始有些生疏,但教练很耐心地帮助我重新找到感觉。”他说,“现在我又能做出漂亮的进攻和防守了,这种感觉真好。”
王钰认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独特价值。“在这项运动中,孩子们不仅锻炼身体,更学习如何面对胜负,每一次交锋都是一次决策过程,需要瞬间判断和果断执行,这种训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塑造都非常有益。”
击剑还培养了孩子们的礼仪意识,王钰指出:“击剑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严格的礼仪规范,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,选手都必须向对手、裁判和观众敬礼,这种尊重对手、尊重规则的精神,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。”
9岁的刘思涵对此深有体会:“教练教导我们,无论输赢都要保持风度,赢了不能骄傲,输了不能气馁,这让我在学校里也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。”
王钰特别强调了家庭支持在孩子参与击剑运动中的重要性。“家长的理解和鼓励是孩子坚持训练的关键因素,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体育教育的价值,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,也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。”
张晓伟是一位击剑少年的父亲,他每周都会陪儿子来训练。“击剑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专注。”他说,“我看到了他在性格上的积极变化,这比任何奖牌都更有价值。”
随着击剑运动逐渐恢复,北京市击剑协会正在筹划多项青少年击剑赛事和活动,王钰透露:“我们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逐步恢复各级别青少年比赛,我们也将推出更多趣味性击剑活动,吸引更多孩子了解并参与这项运动。”
协会还致力于击剑运动的普及工作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进校园、举办公开课等形式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击剑。”王钰表示,“不一定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专业运动员,但每个孩子都可以从击剑运动中受益。”
对于未来,王钰充满信心:“击剑运动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,我们相信,随着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其中,中国击剑将会涌现更多优秀人才,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,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能力。”
在训练厅内,又一轮练习赛开始了,小剑客们相互敬礼,然后摆出准备姿势,裁判一声令下,剑道上再次响起金属相交的清脆声音,伴随着孩子们敏捷移动的脚步和欢快的笑声。
王钰站在场边,微笑着注视这一切。“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——孩子们享受运动,享受竞争,享受成长,击剑不只是关于输赢,更是关于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