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10-28 浏览: 次
(北京讯)中国篮球协会今日正式向各CBA俱乐部发出通知,邀请其推荐优秀本土球员,备战2025年男篮亚洲杯,这一举措标志着新周期国家队组建工作全面启动,旨在通过拓宽选材渠道、凝聚俱乐部智慧,构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队阵容。
选拔机制创新:俱乐部推荐成重要环节
根据中国篮协发布的《关于推荐男篮亚洲杯国家队球员的通知》,本次选拔一改以往仅由篮协专家组提名的方式,首次将俱乐部推荐纳入制度化流程,通知要求各俱乐部基于球员2024-2025赛季CBA联赛及近期训练表现,重点考察其竞技状态、战术执行力、国际比赛适应潜力及团队协作精神。
篮协主席在采访中表示:“俱乐部是培养球员的根基,教练和管理层对球员的特点、状态和潜力有着最为深入的了解,通过建立规范的俱乐部推荐机制,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、更及时地掌握优秀球员的信息,避免人才遗漏,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、公正和科学性。”

这一改革得到多家俱乐部积极响应,广东宏远俱乐部总经理认为:“这不仅是荣誉,更是责任,我们一定会本着对中国篮球负责的态度,把最具实力、状态最好的球员推荐上去。”浙江广厦主教练则表示:“有些球员在联赛中的特殊作用,数据未必能完全体现,俱乐部的推荐能帮助国家队教练组更立体地评估球员价值。”

潜在人选分析:新老结合聚焦竞争力
综合本赛季CBA联赛表现,一批球员已成为推荐热门人选:
在内线方面,周琦、王哲林等经验丰富的中锋依然是球队支柱,周琦在NBL历练后,攻防两端的统治力进一步提升;王哲林在联赛中保持着稳定的得分输出,年轻中锋余嘉豪的成长令人惊喜,其身高优势和日渐成熟的篮下技术,有望为国家队内线注入活力。
锋线位置上,张镇麟、曾凡博等新生代球员已挑起大梁,张镇麟的身体素质和三分能力日趋稳定;曾凡博的全面技术在国际赛场上颇具潜力,老将周鹏的防守经验和领袖作用,依然是球队不可或缺的财富,朱俊龙、崔永熙等3D型球员的崛起,为国家队的锋线轮换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后卫线的竞争尤为激烈,赵继伟的大局观和组织能力依然是后场核心;赵睿的身体对抗和冲击力在国际比赛中证明过价值;孙铭徽的突破分球能力独具特色,更令人欣喜的是,林葳、廖三宁等年轻后卫在联赛中崭露头角,他们的得分爆发力和敢于担当的精神,有望给国家队后场带来新的变化。
战略背景:亚洲杯成绩关乎未来布局
2025年男篮亚洲杯成绩至关重要,不仅关系到亚洲篮坛的荣誉归属,更直接影响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资格赛路径,中国男篮在去年世界杯和亚运会经历挫折后,本次亚洲杯被视为重振旗鼓、证明实力的关键战役。
篮协国家队建设委员会负责人指出:“亚洲篮坛格局正在发生变化,日本、菲律宾、黎巴嫩等队实力显著提升,归化球员的使用日益普遍,我们必须组建一支能够应对这种高强度对抗、适应不同战术风格的队伍,俱乐部的推荐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球员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。”
俱乐部与国家队的协同发展
此次推荐机制的建立,也是推动俱乐部与国家队长远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,通知中明确,被推荐球员需满足“具备为国争光的强烈意愿”“无严重伤病影响”“能够适应国家队集训和比赛要求”等条件,篮协将组建专家评审组,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估,最终确定集训名单。
据悉,国家队教练组将在CBA赛季结束后立即投入工作,结合俱乐部推荐名单和自身考察,在五月下旬确定首批集训球员,夏季将安排系列热身赛,通过实战进一步磨合阵容、检验战术。
中国篮协此次主动求变,广开言路,标志着国家队建设进入更加开放、务实的新阶段,汇聚俱乐部智慧,选拔最优秀球员,不仅是为了在亚洲杯赛场上力争佳绩,更是为中国男篮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,随着各俱乐部推荐名单的陆续提交,新一届中国男篮的轮廓将逐渐清晰,中国篮球正凝聚力量,期待在亚洲赛场重新证明自己。